邮箱      关于我们
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系统 长沙志愿者管理平台 长沙市著作权登记系统 公益广告发布平台 长沙市未成年人网 长沙信用网 长沙县文明网 宁乡文明网 浏阳文明网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直视窗

长沙多形式传承非遗 让“文化美酒”历久弥香

长沙文明网 2018-01-23

  导语:

  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些非遗文化品类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浓郁的地方文化,而这些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化样式,过去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昂首阔步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湖南长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也与时俱进,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拂去非遗瑰宝上历史的尘埃,让非遗文化展现新魅力,走到群众中再次收获青睐。

雨花非遗馆正门。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王希文 

棕编是长沙重要的非遗项目之一,棕编传承人李祝意说,他会常驻雨花非遗馆,努力向更多人展示棕编这门手艺活。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李海清

剪纸传承人洪源[右一]向市民传授剪纸技艺。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李海清

“我希望将竹编技术传承下去,让大家都能体验到更美的事物。”竹编技艺的传承人李元跃说。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李海清

  建场馆 让非遗文化得到常态展示

  长沙新建了雨花非遗馆和天心非遗馆两个基地,在这两个非遗展示馆,能够看到长沙目前最活跃的非遗品类,每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来临期间,两个展馆还会为未成年人举办专场活动,通过吸引未成年人接触了解非遗,进而让一个个家庭在非遗馆完成周末的非遗主题的亲子互动。

  长沙这两个非遗馆和多个市直主管部门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长沙举行外国大学生看长沙、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长沙活动年、港澳大学生游学长沙活动期间,非遗馆都会成为重要的一站,来自多个国家、多个地区的游客能够在非遗馆感受有韵味的非遗文化,在因非遗文化叹为观止的同时,还让长沙非遗文化的魅力辐射到更多国家和地区。

  两个非遗馆的人气很旺,每周活动不断,而得益于一大批非遗传承人的进驻,这两个非遗场馆很好地把非遗文化保留和传承了下来,市民和未成年人乐意来到这里参观做客,通过体验非遗文化、制作非遗产品等方式来接触非遗,也培养了一批新的非遗传承人。

12月23日,第三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长沙开幕。 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刘佳

敲着苗鼓,欢迎各地游客来参加非遗联展。 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刘佳

2017年9月,湘剧《护国》首登中国国家大剧院,让首都观众沉醉于非遗项目湘剧表演中。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陈诚 

2017年5月12日,“一起来唱浏阳河”非遗文创艺术展在深圳开幕,包括浏阳河非遗文创交互平台项目在内的多个长沙文创项目完成签约,签约金额达132亿元。 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凌坚

  搭平台 跨地区联动产生集聚效应

  2017年,长沙为推广非遗文化,承办了多场跨地区的非遗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收获广泛关注。

  2017年12月26日上午,“非遗点亮美好生活”2017年湖南非遗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在长沙举行,67个非遗精品项目展位同步开放,在三天的展示时间里,长沙市民和游客近距离领略了蓝印花布、苗绣、湘绣、土家族织锦、蜡染、桃源刺绣等多项非遗传统服饰技艺,而这种将非遗展示和人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吃穿住行相结合,更容易让市民产生亲切感。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认为,把非遗产品变成一种工艺品或美术品,能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

  2017年12月23日,第三届湘赣鄂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长沙举行,来自湘赣鄂皖四省的61个非遗项目、113名传承人和2000余件展品汇集长沙,为长沙市民带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视听盛宴。近年来的非遗传承中,湖南长沙以“湘戏、湘瓷、湘绣、湘茶、湘菜”为重点,积极探索非遗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将非遗文化打造成靓丽的湖湘文化名片。而通过四省联展的方式来展示和传播非遗文化,再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主题讨论,有利于产生新的好的思路,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进而扩大影响,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宣传长沙非遗,除了“引进来”,还有大胆的“走出去”。

  2017年4月17日至18日,雨花非遗馆携非遗精品代表湖南走出国门,参加了在阿联酋举行的“一带一路湖南主题展”,剪字、蜡染、苗银、竹编这些湖湘手艺和文化在世界友人面前展示,有着“中华一刀剪纸”美誉的剪字艺术传承人洪源大师携艺登台,现场剪出了复杂的阿拉伯文。活动结束后,来自雨花非遗馆的非遗作品被移入阿联酋中国城内的“湖南特色主题展示交易中心”长期展出,让长沙非遗文化在国外声名远播。

  2017年5月12日,由长沙市政府协办的“一起来唱浏阳河”非遗文创艺术展在深圳开幕,非遗传承人通过情境创意生活场景,展演烟花、菊花石、蒸菜、夏布、油纸伞、活字印刷、古山贡纸等十余类文创产品和皮影戏、青面狮等民间绝技,讲述了浏阳河边长沙城里不寻常的非遗故事。包括浏阳河非遗文创交互平台项目在内的多个长沙文创项目完成签约,签约金额达132亿元,这些资金都将为长沙非遗的创新发展带来极大助力。

中国湖南釉下五彩国瓷研究院院长彭利民正在进行陶瓷作画,他认为中国应提升制陶专业的学历教育规格,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在高校学习专业制陶知识。 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刘佳

浏阳湘绣,飞针走线间,将浏阳烟花的绚丽定格成永恒。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刘佳 

在芙蓉区东湖街道的一次非遗展示活动中,外国留学生被京剧脸谱吸引。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黄超 

  换思路 “非遗+”促产业转型升级

  湖南长沙的非遗在新时代有很好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非遗文化的传承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解放前,湖南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10多项,而60年过去后,这个数值锐减至320多项。为此,长沙市人大代表石柳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保护,打造全国非遗文化示范基地的建议》中提出,长沙在保护和传承非遗上必须尽快行动,他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加强资金扶持力度、明确场馆固定地址、开发建设研学基地着手,加强“非遗”传承应整合各方资源,以雨花非遗馆为龙头,加快打造长沙独有、全国领先的非遗保护品牌。他的建议得到了多方重视。

  2017年,长沙围绕“非遗+”的理念,计划打造非遗+互联网、非遗+文旅商业、非遗+教育、非遗+文创、非遗+金融、非遗+展会等六种模式,促进非遗产业转型升级。

  长沙非遗主动拥抱电商平台和新媒体表达方式,通过集中展示、抱团取暖来实现资源互补。与此同时,在雨花非遗馆、天心非遗馆、灰汤·相里湖南印象民俗体验村、铜官窑及靖港古镇、沙坪绣坊街等主要非遗展馆及景区,长沙将为非遗文化提供更多展示平台,以旅游带动非遗产业发展。长沙黄花机场的非遗形象店也将完成提质改造,今后,在长沙下飞机的第一刻,游客就能近距离感受到生动的长沙非遗展示。

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宁乡麻山锣鼓传承人杨奇在庙会上向小朋友教授敲打。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刘佳

剪纸大师洪源在非遗课堂上和市民互动,教授剪纸技艺。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黄超

长沙市雨花区在地下通道设置了非遗主题的宣传板,还通过一场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带领网友领略充满非遗文化新鲜表达的地下通道。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记者 黄超

  建机制 薪火相传推动非遗传承

  每年的6月11日是全国文化遗产日,长沙两个非遗馆都会围绕文化遗产日开展活动,而“非遗庙会”是长沙的创新之举。

  长沙有举办庙会的风俗,这种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的联欢活动,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市民十分喜欢。在节日里举办非遗庙会,能够为非遗文化展示带来更高人气,提供更大的舞台,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技艺展示的同时,倾情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用现代人喜欢的方式来推介非遗文化。而这种推动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深得市民喜爱,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开展,雨花洞井中学等多所学校已经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一大批未成年人从小接触非遗、学习非遗,身体力行地传承非遗,为非遗项目的展示提供了新动力。许多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在学校开设非遗课堂,挖掘和培养有志于传承非遗的学生,让非遗文化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长沙校园,非遗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解非遗和传承非遗的中小学生数量可观。

  文明网说:

  在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长沙非遗传承人尽心尽力,积极出谋划策,为非遗实现新时代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持。好酒也怕巷子深,非遗就是一瓶文化美酒,要让这美酒越酿越香,声名远播,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湖南长沙利用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配合“非遗+”的新模式,建平台、建场所、建机制,并不断创新非遗传承的新方法,让非遗这个文化瑰宝焕发了全新的时代光芒。非遗的传承没有终点,依然任重道远,不过,在一系列针对性的举措下,非遗必将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为百姓生活添光,也让非遗的文化韵味历久弥香。(长沙文明网 记者 黄超)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10006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湘)字00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号:1808294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长沙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星辰在线 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