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网总站 | 收藏我们 | 设为首页
  •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直视窗

    全市社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1年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发布时间:06/05 2019  来源:长沙文明网

    在芙蓉区古汉城社区,居民通过看展板、做游戏等方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飞 摄

      编者按

      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事关千家万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长沙是全国46个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2018年,《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正式施行。今年,长沙将继续加大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力度,实现全市社区垃圾分类100%覆盖。今日起,长沙晚报推出“推进垃圾分类,共享美好生活”栏目,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及时传递生活垃圾分类新政策、新动态,共同探索垃圾分类的长沙模式。

      今年,长沙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现全市633个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记者今日从市城管执法局获悉,根据长沙垃圾分类推进时间表,10月底前全市将实现所有社区和单位垃圾分类全面覆盖到位。同时,随着前端分类减量和末端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预计2021年长沙将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

      “敲门行动”提升居民知晓率参与度

      今年,长沙将推行“干湿分类为主、四分类为辅”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干湿分类主要就是要求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干垃圾分开投放,这样易于居民理解和接受,未来可以进一步细化分类。”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胡刚介绍,四分类法则是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四类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置。

      垃圾分类的短板在前端投放,关键在全民参与。党建引领则是长沙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宝”之一。在望城区黄都港社区的润和紫郡小区,党支部牵头组建了一支由近50名志愿者组成的环保小分队,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物业人员“包干到户”,到居民家中宣传指导垃圾分类,每天轮班在小区垃圾房前蹲点督促。

      据了解,长沙各社区正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上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分类准确率。

      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各回各家”

      分类后的生活垃圾去哪儿了?就这一市民关心的问题,胡刚也进行了解答。“当前,我们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就在‘抓好两头,打通中间,形成体系’,建成环环相扣的垃圾分类处理全链条。”据胡刚介绍,目前全市的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和农贸市场果蔬垃圾采取了前端分流模式,由区县(市)就地就近资源化处理。去年全市共建成大件垃圾、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13个。

      此外,分类后的干垃圾将进行清洁焚烧或卫生填埋,可回收物由物资回收企业回收处理,有害垃圾由专业处理厂规范处理。

      厨余垃圾处理终端9月建成

      湿垃圾也称厨余垃圾,由于其含水量、含油量高,一直是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重点和难点。在长沙,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自2012年运行以来,目前已经实现了大中小型餐饮机构餐厨垃圾回收全覆盖,形成了完整的处置体系。“我市的餐厨垃圾处理可以说走在全国的最前列,也为我们今后实现居民厨余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积累了经验。”胡刚说。

      据记者了解,长沙首个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终端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将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000吨,可满足未来5到8年的处理需求。目前,湿垃圾分类处理采取过渡方案,进行脱水等预处理后由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进行清洁焚烧。

      同时,今年全市环卫部门将结合“三改”工作,按照垃圾分类运输处置要求,对城区一批垃圾中转站、环卫运输车和公共站厕进行改造升级,新增一批大件垃圾暂存点等分类设施。

      填埋场封场后将改造为环保主题公园

      2018年1月18日,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点火试运行,长沙生活垃圾处理进入清洁焚烧的新时代。目前全市每日产生生活垃圾7000余吨,其中超过八成可通过清洁焚烧处理,剩余1000余吨仍实行填埋。

      “长沙固废填埋场设计容量为3200万立方米,已使用2900万立方米,按照目前的填埋速度,2021年底就将饱和。”为加快实现干垃圾全量清洁焚烧,去年底,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二期开工,设计日处理市政脱水污泥500吨、生活垃圾2800吨,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全市干垃圾可全部清洁焚烧,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原有固废填埋场则将封场,改造成为环保主题公园向市民开放。(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麓山快评

      让垃圾分类成为深入人心的新时尚

      袁云才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是小事一桩、易事一件。但这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关系到我们居住的大环境,且并非人人都能随便做好。它需要社会责任心打底,需要虚心、细心、恒心来夯实。

      就拿长沙来说,今年将推行“干湿分类为主、四分类为辅”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模式,普通市民要做到准确辨识和分类,真正达到相关要求,并不容易。如果不去学习、了解,就可能半懂不懂;如果心不在焉,就可能做得像一锅半生不熟的“夹生饭”。那既不利于两型社会建设,也影响我们自身的文明形象。

      对于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长沙是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在垃圾分类上理应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每个市民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要让垃圾分类成为深入人心的新时尚,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品质长沙建设的发力点,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  

    附件下载: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